第342章 第341章 火烧大阪湾(二)(2/3)

作品:《迷茫大明

带鱼,一边笑骂道:“别用银元,用倭国的白银,他们的白银纯度不高,最多也就八成,可没银元的成色高。”说着,他似是想起了什么,看向胡万里道:“少爷,倭国的黄金也不纯,回大明未必好用,不如都在堺港换成白银?”

“堺港地处京畿,想来黄金也不少,况且都是一些锱铢必较的商贾。”胡万里含笑道:“在这里换,咱们未必有甜头,还是去跟大内义隆换,大内家有银山。应该银多金少。”

“还是少爷精明。”吴亦有随口奉承了一句,才试探着道:“少爷,咱们这一趟下来,少说也有数十万两白银,还有如此多的工匠,是否自己铸造银元?”

“这是自然。”胡万里微微一笑。在他的记忆中,明朝时期大量的白银流入,除了美洲的白银之外,就数倭国的量最大了,而且在他的印象中,倭国的白银产量可不低,翻了一下手中的鱼,他才接着道:“‘吹灰法’的传入,倭国的白银产量和纯度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预计以后每年会超过百万两的规模。

咱们不仅要垄断倭国的海贸,也将垄断西洋的海贸,每年至少会有百万两以上的白银流入,不自铸银元,这损失可就大了,因此,咱们必须自铸银元。”

话音刚落,李健便快步走了过来。敬礼后禀报道:“少爷,堺港的商人又来了。说是有要事与少爷相商。”

“那就带他们过来。”胡万里随意的说道。

“是,少爷。”李健敬了一礼,这才对唐金宝使了个眼色,比划了一个巴掌,示意他警戒五十步外。

不多时,岛津叉三郎一行人便在李健的带领下上了沙滩。一眼瞅见还有几个和尚,胡万里不微觉奇怪的道:“堺港的和尚很有势力?”

昨天就见过这些商人和尚的吴亦有含笑道:“少爷有所不知,佛教在倭国很盛行,信徒众多,大的寺庙蓄养有不少僧兵。僧侣在倭国的地位很超然,他们不仅积极的参与对大明的海贸,对汉學的造诣也颇高,这几个僧侣都会汉语,不过是宁波的官话,他们还善长茶道,交结的都是雅士高官。”

说话间,岛津叉三郎一行人已经来到跟前,见胡万里旁若无人的烤着鱼,对他们的到来丝毫不以为意,几人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不过仍是恭敬的鞠躬见礼。

待的几人抬起身,胡万里才随意的一摆手,含笑道:“诸位无须拘礼,随意吧。”

胡万里说的客气,岛津叉三郎几人却是不敢当真,一个个规规矩矩的在沙滩上正经八百的跪坐好,见这情形,胡万里不由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烤鱼,道:“诸位有要事?”

“阁下。”岛津叉三郎微微一躬身,开门见山的道:“堺港想从阁下手中购买一批火器。”

“堺港?不是细川睛元?”胡万里微觉诧异的道。

“是的,是堺港想买一批火器。”岛津叉三郎沉声道:“堺港不是大名,而是一个自由、自治的贸易商港,不介入大名的纷争。”

自由港?中立的自由贸易港?胡万里微微点了点头,难怪堺港在战乱中得以自保,稍一沉吟,他才道:“不好意思,火器数量有限,堺港并不在我的计划之内。”

不卖?还是有意抬高价钱?岛津叉三郎稍稍沉吟,便道:“作为一个自由商港,堺港很希望能与阁下的所有港口发展海贸,也希望有足够的实力自保,堺港愿以北条家的价格购买一批足以自保的火器。”

听的这话,胡万里轻轻嗅了下,指了指吴亦有手中有些烤焦的鱼,这才含笑道:“堺港有什么货物让我感兴趣?倭刀、折扇、屏风,还是硫磺、铜?这些东西大内氏和博望的商人都有。”

“大内氏和博望商人有的,堺港也有。”岛津叉三郎轻声道:“堺港的价钱可以更低一点,况且,堺港毕竟地处京畿,对货物的需求远大于大内氏和博望,与堺港商贸,阁下能够获得更多的金银。”

微微笑了笑,胡万里才道:“好,我可以在堺港建立一个贸易据点,也可以卖给你们一批火器,不过,我有个条件,我要堺港的锻冶工匠——熟练工匠,二百名。”

听的这个条件,堺港的商人僧侣心里都是一沉,二百个熟练的锻冶工匠,将堺港所有锻冶工匠全部送出去,还不知道够不够?对方这明摆着是防范堺港仿造火器。

扫了几人一眼,岛津叉三郎才沉声道:“阁下,堺港怕是寻不出如此多的熟练的锻冶工匠。”

“那就连學徒也算上。”胡万里含笑道:“所有的交易,返航的时候再进行,你们先准备一下。”

“谨尊阁下吩咐。”岛津叉三郎忙躬身道,说着便起身行礼告退。此行目的能够如此轻松的达成,让他心情倍感轻松,能与月港发展海贸,堺港必然会再度兴盛起来,至于被对方挖空了锻冶工匠,他倒是无所谓。大不了再去其他地方聘请锻冶工匠,这耽搁不了什么时间,误不了对火器的仿造。

看着一行人离开,吴亦有颇有些担心的道:“少爷,火炮尚且无所谓,这火枪如此大量售卖,会不会不妥?火枪的锻造可是颇费时日。”

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迷茫大明 最新章节第342章 第341章 火烧大阪湾(二),网址:https://www.k2q.net/76/7660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