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玉山书院的闲暇生活(1/2)

作品:《回到唐朝当王爷

玉山书院开学已经有月余的时间,春耕的时候放过假,全体学生赶下山去庄户上体验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再把这些学生召回来的时候,个个晒黑了不少,做事儿都有一种拼劲儿,劳动让人懂得粮食来之不易,艰苦的环境能磨练人的意志,接受过劳动教育的学生,再回来书院上课,那又是一种不同的精神面貌。≧

至少,作为玉山书院的院长,陈华认为玉山书院的学生,真正受到了不虚假的教育方式,他们能成才。

经过开春的扩招,加上原来书院的学生,接近一千人的书院,规模已是颇大,虽然里面的学生,有些人的出生家庭都是最底层的,这种学生占了大半,长安城的贵族都嘲笑,玉山书院占着天下最好的房子,收了一帮交不起学费的学生,玉山书院迟早要出现财政赤字。

根据每个学生,在招生考卷上,偏重某些领域答题的强项,玉山书院细分了不少个系别,这都是开天辟地的,诸如,文学系、数理系,医学系,地理系,化工系,体育系,等等,都有一个有名的老师负责,而且,玉山书院衡量一个学生,足够优秀的方法,并不是靠科举或者考试,而是采取从来没听说过的学分制。

所谓的学分制,就是规定一个学生在玉山书院读书期间有一百二十个学分,这就意味着,所有学生在两年时间内必须要修满这些学分,才能真正从玉山书院毕业,别小看这一百二十个学分,那可是要接受玉山书院最严酷的考验,几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要取得不错的成绩,并且得到夫子的认可,才能拿到玉山书院的结业证明。

弄不明白,玉山书院没事儿搞出这么一套教学模式干什么,就好比他们的老对手国子监,里面的学生,大多都是从其他州府赶过来顶尖的学子,写文章那是没的说,教书的夫子也是一个劲儿灌输他们科举考试的重点,简直是专门为了科举,为了考状元,把他们当成取肝的鹅来培养。

在这些系别当中,陈华负责的数理系颇受所有学生的欢迎,玉山书院并不阻止一个学生可以兼修其他学科,博文通广,这样的学生都是天才,只要有精力,你就可以学习任何想学的知识。如果有人能够在两年读书的时间里,拿到玉山书院所有系的结业证明,那么学校的荣誉墙上,就会刻下他的名字。

这话是院长大人在开学典礼的时候亲口承诺的。学生们听的激动连连,大有搏一搏的雄心壮志。

圆规,咫尺,三角板,量角器。这套简单的几何设备,是玉山书院派给所有数理系学生上课必备工具,明者是那个受人敬仰的院长大人。他本来是打算,教完算学后,然后补充点几何的知识,让这群学生见多识广,结果地理系的老苏把这套工具搬了过去,口口声声说这是莫大的明,地理测绘有福了。

好吧,玉山书院内部之间,所有的明都是可以共用的。老苏其实特别爱从其他系学来精髓,甚至还有挖人的念头,有学生编了一句话,地理系,职业挖墙角,长城都能挖掉,笑。

大教室,桌椅什么的,都是崭新的。李泰可不会偷工减料,用上好的楠木做成桌椅板凳,每个教室都安放整齐。巨大的黑板,钉在了教师正前方的讲台上,有了这黑板,上课太方便了,用石灰做成粉笔写黑板上,上课就比较立体化,比起用沙盘省力不少,据说国子监也偷偷换了沙盘,改成了黑板授课,赤果果的盗版行为啊,可惜没有专利产权,否则一定要让国子监赔款道歉。

陈华教授的算学入门课,是学习一到九,九个阿拉伯数字。幸好数理系的学生,进来之前,已经有算学的功底,这九个数字很简单,也容易记住,一堂课下来,大多都掌握了。

九个数字,只是算学基本。第二堂课,陈华就把讲课的内容提前了,开始教十以内的加减法。算学课的学生,大多都是十八岁以下,十二岁以上的人,算学功底在那儿,加减法很快也学会了。他们觉得算学也就这么简单,夫子上面讲一遍,他们都会了,课堂上讨论的声音就大了些。大有才跳进了一个小井,就以为看到了整片天。

也不刻意打击这群学生,陈华把讲课的内容大批度的跃进。他开始教一百以内的加减法。难度一下子就提高了,学算学的学生立刻就像陷入了泥潭里面沉甸甸的拔不出来。不过,这批学生也足够聪明,花了几天时间,有一大半的人,总算弄明白了怎么样计算,还有一小半的学生,死脑筋一样,怎么都算不明白。

算学班的每个学生都不笨,这句话是陈华鼓励他们说的,这群学生以前肯定也是喜欢算学,才能被分到算学班来。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他看起来简单无挑战,但让一群才接触算学加减法的孩子半个月就学会,当然不能和想象那么乐观。

他们的智商肯定没任何问题,一眼就看得出来,上课也认真,至少自己讲课没人敢说话,端正坐着听课。他们学不会,也只能说,一下子教学进度增大,适应不了,出现暂时短路的现象。

于是,陈华继续在百以内的加减法上讲课,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全班的人都学会了。这时候,这些学生没有一个敢高兴地说算学就是那么简单,因为,就在他们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唐朝当王爷 最新章节第五十四章 玉山书院的闲暇生活,网址:https://www.k2q.net/69/6923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