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1/2)

作品:《三国归晋

卫宣也没有想到孙乾出使会如此顺利,更加没想到的是荀攸也跟着回来了。戏志才、荀彧和贾诩等人纷纷建议卫宣将派遣使者觐见长安天子的事情公布于天下。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呃,第一是表现卫宣自己尊王攘夷的忠诚,第二震慑那些企图模糊汉室对百姓谎称天子可能被董卓所害的野心家趁机另立和自立。

其实在卫宣集团内部也有关于到底要不要尊王的事情传出了不同的声音。以荀彧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卫宣言下最紧要的就是尽快带兵杀出长安迎天子东归、重振超纲。将来就可以挟天子以令不臣,让卫宣在大义上占据主动。

也有包括贾诩和张昭等现实派,认为天下大乱不可避免,需要有强人出来大治,卫宣其实可以学习袁绍或者袁术,不要过多地受到朝廷的影响和局限,至少不要主动地将自己套牢。没有朝廷约束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随意对手下人封官,比如袁绍???????????????自封为车骑将军,那么他手下但凡能够数得上的将领都可以委任为将军,这在打乱年代对于几里麾下将士是大有好处的。

对此卫宣知道历史已经告诉了他答案。尽管另外一个空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曹操,看起来汉献帝不过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傀儡。

但历史告诉大家,在如何正确对待汉室和对待汉献帝的问题上,做出了正确选择的三个人后来成为了三国的缔造者或者奠基人,而其他不重视或刻意远离汉室的诸侯一个没有好下场。

这绝对不是历史的偶然,这是一个人心归附的问题,是义之所在,大汉四百年在百姓心中和士人心中打伤了烙印。

曾经不可一世的袁绍是做梦也想不到他会输给曹操,或者准确的说曹操在迎接汉献帝之前一直都只是袁绍的一名小弟,但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挑战的却是整个大汉朝廷,这当中的变化就因为一个人的到来。

另外一个时空汉献帝刘协用了半年的时间从长安来到河东安邑,再用了半年从安邑来到许昌。袁绍有机会迎天子,也有人劝说他,他却因为天子不是他中意的人与东归的天子若即若离。但正是因为天子的这个号召力让袁绍发动官渡之战,其实袁绍内心也十分清楚,就在他的集团内部甚至包括他自己虽然口口声声说是讨伐曹操,其实是以臣伐君,实为大逆不道!袁绍虽然不想看到曹操的地盘越来越大,却也始终过不了这一个心理关。袁绍集团内部也因为天子的存在而分崩离析。

擅自称帝的袁术下场就更加悲惨,如同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一样。

在官渡之战爆发之前,刘表事实是各方争相拉拢的对象,结果他也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那就是他既不支持曹操代表的朝廷,也不支持袁绍。其实作为汉室宗亲,荆州牧,他这样的表态就等于是支持袁绍。袁绍何许人也,分明是乱臣贼子。所以荆州集团内部也开始分裂,蔡瑁等核心成员纷纷向朝廷表忠心。而曹操在消化了官渡之战的战果之后立即南下对刘表动手也是这个原因。

事实上,孙坚的儿子孙策政治上却比他父亲更加成熟,都说他是江东猛虎,他的政治智慧其实也蛮不错的,至少在对待汉献帝和汉室朝廷的态度上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袁术想称帝,希望手下人都支持他,但孙策宁可与袁术决裂也不同意。接着因为刘表在官渡之战支持袁绍也成为了孙策讨伐的原因,并且以此与朝廷讨价还价得到了不少好处。包括后来派遣张宏入许昌为官等。

还有刘备,一口一个皇叔,张嘴闭嘴匡扶汉室,人阿基是游牧的,而且非常管用。虽然最终成就有限,但却比骑墙派的刘表和封锁道路一心想称王的刘焉父子更得人心从而取而代之!

这就是尊王的威力,三国的三位缔造者竟然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并且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而那些藐视天子藐视朝廷的诸如董卓、袁绍、袁术、吕布、刘表一个个都成为过眼云烟。

所以在尊王问题上卫宣不需要犹豫,他隔绝了关东和长安的联系但自己确实需要表明尊王的态度,在群雄中鹤立鸡群。

但卫宣又不能跟贾诩、张昭等人说这是历史的选择,这是人民的选择。他只能引用周超的典故,搞出来一个所谓的尊王攘夷,对此荀彧心中欢喜,贾诩只能苦笑,卫宣只要死死地把控三河与颍川,长安朝廷早晚是个死,董卓早晚败亡。卫宣尊王的代价似乎不需要很大,或者说只需要守株待兔。

当然尊王是第一步,攘夷可以先做且已经做过一次了。因为对五胡乱华有着严重的抵触情绪,所以入刘虞那种软弱,袁绍那种一切敌人的敌人都可以利用的做法卫宣是不屑的。这一点曹操在统一河北之后远征乌桓想来也是这个目的。

如果说董卓乱政的大汉风雨飘摇,那么被卫宣全歼于夫罗部之后的南匈奴如今就是一盘散沙,之前曾经杀害于夫罗父亲自己当单于的人也死了,于夫罗的弟弟呼厨泉和儿子刘*豹也死了。如果非要找出一个血缘比较近的,那就是如今滞留在西河的去卑,去卑从于夫罗和呼厨泉等接受大汉朝廷的诏令平定张纯叛乱开始就在默默地积攒力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归晋 最新章节尊王攘夷,网址:https://www.k2q.net/263/2637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