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1)(1/2)

作品:《我靠美食在现代爆火了

“姐姐~”余圆小朋友白白胖胖的小脸盘子充斥了整个屏幕,圆咕隆咚的大眼睛看着镜头里的余简,软乎乎地叫着。

余简瞬间被他这声叫萌化了,声音也不自觉地温柔起来:“又偷偷拿妈妈的手机,怎么还不睡觉啊?”

小朋友抓了抓头发:“睡不着。”

余圆显少会有这样的表情,困惑,却又不知道如何跟姐姐说,只能拼命地薅自己的头发。

“小圆子,把手放下来。”余简严肃地说了句,小朋友听话地放下爪子,又委委屈屈地看她,缓和了又问,“到底怎么了?”

余圆嗯嗯啊啊了好一会,才吞吞吐吐地说:“我觉得爸爸不爱我了。”

余妈妈原本是不想生二胎的,一是因为那时候的经济压力还有些重,二是因为余简的不赞同。余妈妈怕伤了孩子的心,就不想要余圆。

结果一检查,妊娠已经超过了八周,这下不想留下也得留下了。

余爸爸历来觉得女儿才是小棉袄,只因当时的余简对他们总是不冷不热,突如其来一个热乎的小伙子,倒也开心了一阵。

等余圆会走路说话了,又嫌弃他嫌弃得要死。

但是你要说余爸爸、余妈妈不爱余圆,余简是肯定不相信的,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

“爸爸最近比较忙啊……”余简安慰道。

“可是,以前他也很忙啊。但学校布置的手工任务,他都会帮我做……”小家伙的声音越说越低,满满地沮丧。

手工啊……

余简想了想,敲了敲屏幕:“你们要做什么手工活呀?”如果不难的话,她应该可以指导着一起做。

咦?

姐姐是想帮他做吗?

要是姐姐出手,那他肯定就要在学校里所向披靡了!

“月饼!”余圆脆生生地吐了两个字,“学校让我们做中秋节的月饼!”

……

余简觉得自己应该是上了余圆的当。

哪个学校里会让丁点儿大的小朋友做月饼?结果问了余妈妈,还真有这回事。临近中秋了,幼儿园让每个小朋友带两个月饼到学校,跟自己最喜欢的伙伴分享。敲重点,这个月饼最好是自己做的。

于是,从学校回来的余圆小朋友就开始缠着他老子,做一个爹,又一个爸爸,非要他亲手做。

余爸爸现在哪里来的国际功夫开火给他做月饼,从外边小摊上买了两个给他:“带的那天把包装纸拆了,装在保鲜袋里,就当是自己做的吧。”

玩得一手暗渡陈仓。

余圆鬼精鬼精的,哪里肯依着,一哭二闹,又被余爸爸揍了一顿,这才哭哭唧唧地找上了余简。

余简仰天长叹……一大一小,都不是省事的主啊……

再两天就是中秋了,原本余简就打算着做一些月饼。既然又答应了小朋友,索性就一起做了,算算时间,寄到京城,正好能赶上小朋友要的时间。

太宗年间,第一把八月十五定位了中秋节。从此,华夏史册上,又多了一个极富文艺色彩的节日。

但是大唐人不吃月饼。应该说,那时候还没有月饼,只有从吐蕃国进贡的胡饼。满满经过了改良,也有了现代月饼的雏形。

余简准备好材料,开始做这最最古老的月饼。

面粉加水、牛奶、鸡蛋和几滴玉米油,揉搓至表面光滑,然后捏成半个拳头大小的团,发酵。

发酵过后的面团变成了整个拳头大小,余简捏了捏,不回缩。表面再刷一层蜜乳,再浅浅刷一点油。等两分钟,把小面团按成圆形的面饼,在边缘勾勒出花型线条。

撒上白芝麻,刷一层盐水,烤15分钟。

出锅的胡饼表面焦黄,却弥漫着一股米面的幽香,掰开松脆,咬一口又酥软。微甜又微咸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

第二种月饼,是余简从爷爷的笔记中看来的,是传统的闽式月饼。

相传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奉命南下征战,妻子带着挂念准备干粮,就是这月饼的由来。

麻薯、芋头上锅蒸熟,捣烂成泥,放入糖水和牛奶慢慢搅拌,直到稠而不稀,反扣盆子不滴落,再加入细碎的芋头粒。

金黄色的面团裹着麻薯芋泥,加入整颗咸蛋黄,再放入模具中烤熟。

这个月饼出来的时候,连着余简都笑出了声。

实在是……有些大……

满满当当装了一个大盘子,比余圆的脸还大了几分。

用刀切了一小块,余简品尝这她也是第一次做的吃食,好吃,馅料有一股拉扯感,能吃到粒粒分明的芋头,也有香甜的麻薯,还有咸蛋黄的特殊滋味。

这一个月饼,竟然吃出了三种不同的味道。

周二一放学,余圆小朋友就马不停蹄地拉着他妈妈回家,连路口的肯爷爷都没能让他停留半分钟。

余妈妈有些好奇:“怎么这么乖?”

余圆小朋友却答非所问:“今天有快递来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靠美食在现代爆火了 最新章节小时不识月(1),网址:https://www.k2q.net/257/2577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