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生死赛跑(2/3)

作品:《国姓窃明


毕竟朱树人铸的大炮都已经达到了18世纪末的科技含量,没道理他造的船却无法匹配!

有了风帆战列舰之后,远洋轻型舰艇也可以往18世纪的风帆护卫舰船型靠拢。最后只剩用于远洋探险和载重贸易的飞剪船,会稍微多费点事儿,

但朱树人估计给笛卡尔和塔斯曼团队五到十年,也能鼓捣出来的,反正这些都不用急,只是一步为了大明将来长治久安的闲棋,眼下打鞑子并不需要远洋海军。

甚至连福船水师都不用,只需要沉家自己的沙船水师,在黄海称王称霸就够了。

荷兰人的造船科技,等于是被朱树人直接连团队一锅端,消化吸收、再融合升级了。

……

除了造船之外,荷兰人带来的其他方面技术,也就一两项值得大明立竿见影借鉴。

一个是西式的交通道路基建施工方法,一个就是棱堡的升级版星堡的建造技术。

欧洲人在基建领域毕竟还是有点独到之处的。古代华人在修路方面,虽然有秦直道,但后来历朝历代的路桥工程,还是比较流于自然发展。西方虽然在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路桥技术也有所落后,但到了大航海时代后期,还是渐渐超越了放任自然发展的大明。

所以从欧洲人那儿学一点修桥造路的工程技术,中西合璧互相借鉴,也是有好处的,至于怎么盖房子,倒是没必要学太多,毕竟中西式建筑思路差异太大,只能是略微局部借鉴。

至于军事要塞类的建筑,荷兰毕竟是棱堡要塞的发源地,对于重炮普及后的新式攻守城战法,还是有一定研究的。

加上欧洲人刚刚打完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里在德法意奥的大地上,不知造了多少棱堡,又打了多少场高密度的围城战,所以攻守双方对于火炮攻城和火炮守城的对抗烈度,是在不断提升的。

相比之下,大明这儿只能靠朱树人一个人的先知先觉,虽然也造出了一些棱堡化改造的城池、要塞。

但因为敌人攻坚能力太弱,对面的伪清、李自成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自从崇祯十五年开始,至今的八年里,虽然大明方面还有多座省治级别的坚城被攻破,但没有一座是朱树人麾下的部队直接镇守的。失守的那些都是其他人统帅的旧明军的锅,是他们太不能打了。

凡是朱树人嫡系的湖广军、以及后来改组后的新明军死守的核心城池,至今被攻破的纪录还是零。

敌人太不能打了,明军也就没法在对抗中逐步升级总结守城经验,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把欧洲人通过三十年战争无数鲜血换来的设计思路、优化思路,统统借鉴过来,直接假想推演、消化吸收。

说句题外话,或许是朱树人这一次挖角法国科学家笛卡尔的举动,以及带来了他的一堆学生门徒,对于后来法、荷科学和军事工程人才的吸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为笛卡尔在大明混得好的传说,终究是会起到“千金市骨”、“燕昭王筑黄金台”的示范效应的,让一群群在法荷混不好但又有真才实学奇思妙想的人才蠢蠢欲动。

此后十年内,朱树人让杨森塔斯曼培养出来的远洋商人,跑了好几次法国、荷兰的远洋航线,基本上三年一个来回,十年能跑三趟,每次都帮朱树人从欧洲弄回来数十乃至数百的有用人才团队。

就在笛卡尔来华后的第三年,也是杨森塔斯曼船队第二次带人才来华时,朱树人就在弄回来的人才队伍中,发现了一个很有天赋的、才二十岁出头的法国攻城炮兵技术军官,名叫沃邦——毫无疑问,他就是历史上后来发明了沃邦攻城法的法国沃邦元帅。

历史上沃邦应该是在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继续在1648年开始的法国投石内战里,帮孔代亲王攻城略地,逐次升迁,现在却因为听说来大明能得重金厚禄巨赏,选择了远涉重洋投明。

历史上的沃邦,一生新建了33座新式星堡,别人都无法攻下。而他自己一生攻下过敌人53座老式棱堡,堪称棱堡时代欧洲头号攻坚/守城大师,对攻守城重炮的应用绝对是当世第一人。

这样的军事工程大牛,也因为朱树人的求贤若渴而被挖过来,估计将来“太阳王”路易十四那七十年的执政生涯里,法国人的崛起速度,也要打一定程度的折扣了,也算是蝴蝶效应。

……

瞄准镜和其他弹道学、观瞄技术快速进步,造船、筑城、修路科技也颇有进展,大明的军事潜力,在隆武五年的前三个季度,着实取得了相当可观的补强。

甚至那些一开始不支持朱树人搞科学院,不支持他在南京城外造那么多研究所、动植物园、博物馆、天文台、气象台……觉得劳民伤财的腐儒,也不得不承认鄂王爷真是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想人所不敢想,还都快速见效、立刻能反哺天下建设。

上上下下对于后续跟清军的再次开战,也是充满了信心,部队上下一心斗志昂扬。

时间终于进入了隆武五年的九月。

又是一年收获季,各省都把主要内政精力投入到了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姓窃明 最新章节第352章 生死赛跑,网址:https://www.k2q.net/256/25610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