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御前奏对(2/4)

作品:《红楼琏二爷

认为,我朝为了拉拢一个小小的瓦剌,连上国的颜面,都丝毫不顾了?

而且,那瓦剌说不定还会利用和亲之名,混淆当初他们背信弃义的事实,在各国交往之中,颠倒黑白。

所以不论从国家利益,还是从朝廷的颜面来说,再度答应与瓦剌和亲,对我朝都是有害而无利,因此臣坚定的拒绝。

臣一心为了朝廷,为了陛下考虑,若是有其他同僚觉得只有迎合瓦剌人的想法,才是为了朝廷考虑。而臣据理力争,维护我朝颜面,反而是枉顾朝廷利益,臣也无话可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琏的一番话,说的宁康帝都有点愣住了。

实际上,宁康帝对于贾琏和瓦剌重启谈判之事,早已悉知。

虽然因为贾琏的坚持,让谈判延后了大半个月。但最后的结果,贾琏并没有让大魏朝的利益受到损害,反而在一番软硬兼施之下,让瓦剌知难而退,放弃了迎娶昭阳公主。

所以宁康帝本来就不想,也没有理由因此降罪贾琏。

他之所以提这件事,只是为了压一压贾琏的心境,而为后面的事情,做铺垫。

谁知道,贾琏竟早有准备的样子,一口气摆出这么多“道理”出来。

偏偏,这小子还条条站的住道理,让他就是想挑刺,也显得有些苛刻了。

瞅着立在大殿内,还显得有些义愤、委屈模样的贾琏,宁康帝暗自翻了翻白眼,倒也不至于刻意打压贾琏。

“你之所言,朕明白了,难得你年纪轻轻,所思所虑,竟如此周全。

哼,那起子只读了半篇书,尸位素餐之人,只知道抱残守缺,岂能明白真正的大义?若非你明白事理,即便他们将先前的国书传回京,朕也不会同意。

他们,当朕的公主是什么人,是那瓦剌想娶就娶的么?

早在你们进京之前,朕就已经下旨,将那上奏疏弹劾你之人,贬出京去了。如此目光短浅,秉性愚蠢之人,也没必要再待在朝廷之内。”

既然贾琏自有说辞,宁康帝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也顺势显得自己和贾琏站在一条心上,让贾琏感戴。

贾琏却知道,别看宁康帝现在说的斩钉截铁。真要回到当初,用一个已经成为望门寡,放在他自己手里,左右不好处置的公主来换取瓦剌的让步,他的态度,还真难说!

若真无意让女儿外嫁番邦,当初也就不会答应和亲了。

心中这样想,贾琏面上露出松一口的样子,拜道:“陛下圣明!”

“起来吧。”

抬手让贾琏起身,而后宁康帝换了口吻,竟亲近一些的样子。

“当初你离京之时,朕与你说的话,你可还记得?”

“微臣自不敢忘。陛下要臣借着此番出使瓦剌,将瓦剌的情况,尽可能的探听清楚,以为将来做准备。

遗憾的是,因为突发这些变故,微臣只在瓦剌南部兜了一大圈,连他们的王庭都没能得进,自然也没有完成陛下的重托,让陛下失望了。”

宁康帝摇摇头,“虽然你没到那瓦剌王庭,但至少出了西塞。如何,假设朕现在叫你统御三军,你可有把握,尽荡西疆之敌?”

贾琏一愣,让他统御三军?真的还是假的?

但是贾琏反应很快,立马抱拳拜道:“若得陛下信任,肯负重托,臣虽然不敢大言尽荡西疆之敌,但臣愿为陛下先锋,马踏西疆,为了陛下的宏图大业,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贾琏的声音,洪亮而清晰,让殿内外的宦官们,都听见了。

若非他们都知道现在面圣的只有贾琏,恐怕他们都要认为,此时此刻,皇帝陛下在和一众将军们,商讨灭国之战了。

这位贾将军,可真得陛下的恩宠,在陛下面前,竟然什么话都敢说……

宦官们觉得贾琏的话太邀宠,但是宁康帝却不觉得。

犹记得,当初决定培养贾琏,也正是见其颇有一腔热血,为了维护父亲的威名,竟然敢当众殴打王世子!

如此有热血,有能力,又忠君爱国之人,哪个君主不喜欢?

因此暗暗点头,并没有多表示赞誉,他怕他再表现出更多的宠信,贾琏会过于骄傲。

于是转而问起西疆范围内的军备情况,包括各大重镇和安西府。

贾琏也据实上奏,将其所看到的的一些利弊,浅显的向宁康帝表达了一番。

宁康帝对此很是关心。

他虽然自负才智不输太上皇,但是他也知道,和太上皇相比,他是个没有出过京城的皇帝。

对于国家边境的情况,只能从信任的臣子口中才能了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楼琏二爷 最新章节第385章 御前奏对,网址:https://www.k2q.net/241/24113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