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2/4)

作品:《时空走私1859

夏普斯步枪吧,目前整个中华帝国一共有超过一百四十万支夏普斯步枪,看起来数目不少,但国防军持有的夏普斯步枪不过才八十万支枪,其他的枪支大都在建设兵团手中。

此外,枪支生产上去了,但是弹药的生产规模却还没有上去,无烟火药的产量虽然看起来不小,但如果供应给百万大军的消耗,还略有不足,尤其是国防军的传统继承自当初的精武军,特别讲究实弹训练,所以火药的消耗相当大。

弹药厂虽然已经在扩建,产量也在逐月递增。但火药的缺口也很大,毕竟火药不止是军队用,建设兵团也要用,不但修路开山要用,其他开矿之类的,也要用到高爆火药,尤其是在目前这种大建设的气氛下,民间火药的使用量早就超过了军队,民用跟军用的火药比基本达到了比1。

根据估计,如果不减少民用炸药的用量。依照目前民间火药需求的递增速度,没有半年的时间,火药产量很难保证一百三十万国防军的日常消耗,就因为这,国防军不得不减少了部分实弹训练,增加了列队训练跟文化课训练。

总之,枪支跟火药的缺口还很大,不说别的,单说国防军。三十万志愿兵是要优先保证武器供应的,所以给义务兵的枪支数额,就只有50万,这也是当初只征召五十万义务兵的原因。

好在。国防部已经决定暂时收缴建设兵团的夏普斯步枪,优先供应给国防军。

至于建设兵团,目前已经度过最危险的战争年代,一切以建设为主。不需要建设兵团保留那么多步枪,最多就是保留部分步枪让大家空闲时间练下手,主要还是实现“建设”这两个字的含义。

这样一来。国防军的步枪缺口是可以暂时堵住了,不过收缴步枪还需要一段时日,而且收缴的步枪还得经过一系列的检测跟维修,以延长寿命,这最少需要两个月。

正因为这样,所以才要分两批,第一批四十万人,两个月后征召第二批六十万人,一共一百万人。

虽然分两批,但普招与扩招却是同时进行,比如第一批四十万人吧,二十万是普招,另外二十万是扩招,此后的第二批也是照此执行。

这个公告一出,天下震动,帝国直辖区的普通老百姓想的不多,大都是欢声鼓舞,高呼皇上圣明,然后想方设法想办法送自家子弟去当兵。

至于其他自治省的心态就微妙了,他们都被帝国这个大手笔镇住了。

要知道,这可是征召一百万军队啊,再加上人家的三十万精锐国防军,还有数目不详,据说同样有三十万人的禁卫军(实际只有二十万出头),再加上那据说已经超过两百万的民兵部队(包括建设兵团),这下子中央军(对帝国直辖军的称呼)就超过三百五十万大军啊!

三百五十多万大军,这简直是在开玩笑!

要知道这可是常备军,不是临时动员兵,整个中国自古以来好像就没有这么多常备军过,更何况人家随时可以进行战时动员,据说一旦进行动员,过千万大军也不在话下。

没错,中国人是多,可养兵是需要钱的,中华帝国政府哪来这么多钱养兵?哪来这么多武器?

虽然很多人疑惑,不过却没人敢质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因为这是明发全国的公文,是盖了玉玺大印的,按说不可能胡乱吹牛,而根据实际情况反馈,帝国直辖区各地也的确在进行忙碌的征兵活动。

不过很快,他们就知道扩招兵的消息,知道其中的一半人是要花钱才可以当兵的扩招兵,但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还是这么多人去争着当兵。

要知道在自治省范围内,当兵依旧不是个好营生,很多时候都是靠抓壮丁当兵,因此他们想不通为什么在直辖区范围内的老百姓,会那么乐意当兵,甚至为此花二百两银子都在所不惜。

原因很简单,这些自治省加入中华帝国时间还短,加上这些原来的督抚平时刻意跟帝国直辖区保持距离,所以对帝国直辖区范围内的变化了解不多,只有像曾国藩,胡林翼等人才知道的更多一。

然而,还没等他们想明白这些事情,国务院的公文就发到各地省长的手中,告诉他们提前准备好军营,等待国防军驻军进入。

这下子,大家才明白过来,才想起以前的协议,感情这些部队是要过来驻扎的。

根据协议,驻扎的国防军所需军费,是要平分的,中央只需要负责一半,另外一半要地方上负责,这岂不是说,这一百多万大军,至少有一半需要他们平摊?

说是平摊。但实际上等于让这些地方省份全部负责军费了。

因为沈世明让人搞了一系列复杂的算式,把一名国防军的各种消费尽量做细并夸大,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要养一名普通义务兵,包括各种伙食费啊,军火损耗费啊,福利保障费等等,每个月最少要耗费6两银子!

而且,这还不包括开拔费,要是算上部队调动费。那起码翻倍。

基于平摊原则,地方自治省必须给驻军提供每人最少两银子的补助,其他“大部分”的军饷么,包括开拔费之类的,就中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时空走私1859 最新章节第二二五章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网址:https://www.k2q.net/2/211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