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辩驳(2/2)

作品:《大明好伴读

此回答后,洪河道:“既是没有利润,那不买就是了,没有人买的话,不也就没人卖了吗?”

这个想法着实简单的很,谢至叹了口气回道:“洪府尹想的还是太过简单了,这些人不卖地也不种地那又该如何,若是大面积的地荒芜着,那百姓才真要饿肚子了,秋收的情况,洪府尹也应该看到了吧?”

秋收之时有人不愿拿给朝廷粮食,可有不少人颗粒无收的。

同样在春耕的时候,有人不愿交粮也会一颗都不种的。

洪河又道:“那把那些农户放回去便是,让他们各自找田去种。”

谢至一声叹气,道:“洪府尹还是想的简单,朝廷倒是能够发这个旨意,可这个旨意一下,那些有地的士绅是高兴了,可那些农户呢,他们好不容易才能安顿下来,又能够填饱肚子了,朝廷却让他们回去再过先前那种生活,你觉着那些农户会高高兴兴的执行。”

洪河想的是简单,但很多时候却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又道:“朝廷了出钱,出粮为那些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只要是他们的问题能够解决了,这个问题便也就迎刃而解了。”

大明已经发展到这般田地了,商路彻底开始兴旺了,不说弘治皇帝,谢至和那些农户不能答应,就是那些商贾都不会答应的。

谢至扯起一道笑容,带有几分嘲笑,道:“洪府尹还带也是顺天府府尹,怎想的这般简答,难不成要把所有的作坊都舍弃了,只为让土地的价钱保证下来。”

洪河倒是想点头,谢至丝毫不给他机会,厉声道:“洪府尹,做人别这么自私好吗?为了自己手里的三瓜两枣,便置朝廷利益于不顾,洪府尹还记得当初入仕之时的承诺吗?忠君可做到,爱民又曾做到?那些作坊帮着朝廷平定了倭寇,又剿灭了鞑靼,若不是如此,兵力从何而来,资金又从哪里来?说来,还是那些庶民善良,只要给他们些吃喝,他们便可为朝廷卖命。”

谢至没说后半部分话,那是给洪河些面子。

当年崇祯煤山上吊后,有多少百姓与国家共存亡,又有多少达官显贵拿着搜刮来民脂民膏效忠了新主子。

洪河当然也听出了谢至话中的隐喻,半天不做言语,也无法反驳。

谢至是状元出身,熟读四书五经,所有大道理都清楚,在这些方面洪河也无法辩驳过他。
本章已完成! 大明好伴读 最新章节第306章 辩驳,网址:https://www.k2q.net/170/17025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