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高家大院(3/3)

作品:《车游记

最后犹犹豫豫一下还是作罢。

回到回民街,江北和吴雅找了处藏在胡同里的涮串馆子,吴雅又当爹又当妈的一边喂着江北,一边自己吃。

半个小时之后,江北心满意足,吴雅则累的不成样子。

出了餐厅,两人又在回民街逛了一会,只这一会便又有了意外的收获。

一处挂着高家大院牌子的古楼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高家大院是藏在喧闹的回民街里一个官宦人家的宅院。

北院门144号,如果不是江北细心,或许就会错过。

一进院子,大红灯笼立马引起了江北的注意。

虽然他一直认为夜里大红灯笼亮起的大院更有感觉,不过此时到没有那么多要求,只想着随便逛逛。

据说,这个大院的主人是清朝榜眼高岳崧。

院子南北三个跨院有书房、私塾、宗祠和主人们的房间等。

历经百年沧桑,它是西安市保护最完整的民居院落之一,精妙的建筑设计里包含着美学、民俗学、建筑学、历史学等种种文化内涵,可以算是中国古代家宅文化的一座博物馆。

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院子里的那一方戏台,跨越4年的时空联想到旧时“大家族堂会”的动人场面。

如今,这里也在每天上演着具有陕西传统民间艺术特色的华阴老腔。

老腔会被众人知晓很大原因在于16年春晚谭维维那首《华阴老腔一声喊》。

这次在大院得以现场听了两曲,感觉“喊”算是一个很精准的概括,老腔的表演充满了力道,不愧是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

今天的高家只有零星三桌,堪堪七人。

但也因为人少,看戏的人反倒有了一种冷清下的专注。

等到老艺术家们一开口,江北其实一句也没听懂,但表演者的神态动作还有音乐旋律下传递的情绪却还是足以震撼人心,那深埋于黄土地下几千年的沉重感,好像就这么被吼出来了。

老腔的乐器除了传统的琴锣那些,还有一个打击乐器竟然是长板凳,有够新鲜。

说起来,之前江北一直以为华阴老腔和秦腔是一回事,直到这次看了现场后做功课才知道不然。

秦腔是发源于西府的传统戏曲,而老腔则是来自东府的皮影戏。

简单来说,秦腔是舞台大戏,老腔只是隐于皮影戏后台的说唱。

有关秦腔,江北虽然了解一些,但并不深刻,所以算是个遗憾。

西安老炮儿郑钧在《长安长安》里唱“吼一句秦腔你热泪纵横”。

大概这就是江北所能理解的秦腔。

一边逛着,江北心里一边想,有机会一定要去易俗社看上一场!

了解一下真正的西安,真正的西北。

在高家大院员工的介绍下,江北了解到,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的易俗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

说来也巧,易俗社的创始人高培支先生也姓高,在西安也有一处属于他的高家大院,不过不是江北今天所去的这处。

除了老腔,此处的高家大院,还有一个驻院演出则是室内的皮影戏。

三打白骨精和卖货郎的故事,每天在这座深宅大院里交替上演。

短短15分钟的表演,并没有太多商业氛围。

短短一段卖货郎相妻的故事没有多好看也不算难熬,这还是江北和吴雅第一次当面看到皮影戏这种形式的演出。

之前看到有人把皮影称之为是“活的影子”,只有在这么近距离接触之后,江北才感受到了这个比喻的精妙。

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竿表尽喜怒哀乐。

这些传统艺术里的匠心是最触动人心的。
本章已完成! 车游记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五章 高家大院,网址:https://www.k2q.net/168/168868/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