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野炊之前(2/3)

作品:《车游记

弯。

两个多小时的驾驶后,江北和吴雅来到了沙坡头景区。

这里比库布齐沙漠的沙子细很多,且沙子的颜色单一纯正,在光线的映照下,非常鲜艳、很漂亮。

此处的沙子就如同海水一样,无孔不入。

只在沙地里踩上几脚,江北的鞋子里便灌入了不少细沙。

买过了票,江北带着吴雅挽过了欢呼兴奋的滑沙,丰富文化历史韵味的羊皮筏子漂流。

虽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满意,但勉强也算对得起便宜的票价。

这些当然不是重头戏,最最让江北的期待的,就是著名的黄河大拐弯。

从沙坡头景区的大门出来,奖杯和乌鸦便开车去往沙坡头的观景台。

在导航的指引下,他们并没有直接进入景区,而是沿着省道继续向前行驶了十几公里,在这里竟是一块儿角度非常完美的高位观景台。

江北不住夸奖了一句:“看来汽车导航的功能越来越全了,以后恐怕导游都要失业了。”

两人停好了车,走到了观景台的边上,居高临下的观赏着大拐弯的全景。据说这是最新建的观景台,很多旅行团你的导游都不一定知晓。

所以这也让江北和吴雅身边的游客显得很少,并不拥挤。

看着眼前的画面,江北和吴雅感叹着自然真是神奇。

无垠的沙漠到黄河边戛然而止,没有形成沙漠淹没黄河、或者黄河从沙漠中杀出一条血路的情况。

自然像一个鬼斧神工的匠人和天马行空的设计师的结合体,在地球这块儿巨大画板上,肆意的泼洒这它的灵感和技艺。

之所以没有出现上述的情况,据江北听身后的一个老人对同伴讲是因为风!

是风维持了这种平衡,南面的河风也很强劲,将流向黄河的沙子吹向了北边,千万年来,始终保持着这种平衡,才造就了沙坡头今天的美景。

浩瀚无垠的大沙漠、蕴灵孕秀的黄河谱写了一曲大自然瑰丽的交响曲,形成了沙坡头独特的型地理风貌,极似在华夏文化长河中,举足轻重的阴阳太极图,而这里更是曾被米国著名的《国家地理》杂志作为世界奇观向全球推出。

只可惜近些年来,走出国门的国际旅行愈发盛行,很多年轻人根本没机会也不愿意了解自己的祖国。

以至于沙坡头的游客人群,年龄颇大。

在没有看到沙坡头黄河大拐弯的壮美之前,吴雅和江北对此次行程的中途,一直是兴致平平,并没有太多的兴奋和关注点。

只当是去往敦煌路上的小小插曲。

而当两人真正看到这条母亲河的磅礴时,心里突然地多了很多思绪。

在世界所有的大江大河中间,像黄河这样一条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拥有的大河,而且至少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是独一无二的。

此时文青情怀浓烈的江北,甚至颇有吟诗作对的冲动……

虽然他对地理成型的原因知之甚少,但却对黄河流域的历史了解颇深,这也归功于他当年的历史老师。

据他所知,黄河流域是国内开发最早的地区。在世界各地大都还处在蒙昧状态的时候,勤劳勇敢的华夏祖先就在这块广阔的土地上斩荆棘、辟草莱,劳动生息,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古代文化。

黄河流域自古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

著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地区的“河套人”等,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华夏国的祖先们,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的金色童年。

而黄河之所以被后世千百年都称为母亲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培养了华夏民族的农耕文明。

例如半坡文明所留下的器具,如半坡人面网纹盆,半坡陶器,生产工具,一些动物骨骼。

站在山头静静的倾听,思绪中使江北对此趟旅程平添了更多的兴奋,已然不再是出发时的度假休闲。

多了很多好奇,勾起了更多的探寻**,目的地也不再仅仅是那蜚声国内外的敦煌。

在吴雅的呼唤中,江北收住漫天飞舞的思绪,再一次登上了汽车,开始了接下来的旅途。

在这一路上,江北第一次对大西北有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的感官。

经历了面对母亲河宏伟磅礴所带的那种感受与撞击,他从中得以体会品味了旅行中别样的幸福与快乐。

他逐渐进入到了感受旅行,享受旅行,品味旅行的舒适状态中里。

不仅是江北,吴雅的状态相对前几日有了更多的放松,更多的快乐与笑声。

同时这也让他们对后半程的旅程增加了更浓厚的期待与兴奋。

之前在江北的印象中,大西北总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车游记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三章 野炊之前,网址:https://www.k2q.net/168/16886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