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陶瓷大师(1/2)

作品:《车游记

提起国内的瓷器,始终绕不过青花瓷,提起青花瓷又绕不过元朝和景德镇。

元朝是华夏历史上对世界版图影响最大的朝代,地跨欧亚,疆域辽阔。

骁勇善战的蒙古人,不仅将铁蹄踏入了西方,更将东西文化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交融。

而这些,在元代的瓷器上有着很明显的体现。

其中作为代表的便是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系列瓷器,景德镇青花瓷所用钴蓝料来自万里之外的波斯,由景德镇陶工历尽千辛万苦运回中土。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种钴蓝料烧制出来的青花瓷蓝白相间,色彩鲜明洁净。

哪怕此时馆内藏品多是几百上千年的旧物,但在灯光的照耀下,仍是洁净如新。

其中最让江北喜欢的,是一件名为“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的展品。

这间高近半米的大瓶静静伫立在白色展板之上,透明方罩内。

瓶嘴处有四根透明的鱼线缠绕后固定在方罩的四角,这是为了保证展馆内展品不摔倒的办法之一。

尤其是江北面前这个大瓶,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其经济价值可谓不可估量,而历史价值则更要夸张。

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一旦出现意外,对国家来说将是很大的损失。

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的造型很漂亮。

小口短颈,丰肩敛足,瓶身至上而下绘着五层纹饰,纹饰所用皆是钴蓝釉。

瓶嘴为白釉,肩上覆盖一圈莲花花瓣的纹路,花瓣为镂空造型,当中画着不同的内容。

有犀角交错、有祥云翻腾……八种不同元素组成独特的“八宝纹路”。

上腹绘缠枝牡丹花样式,下腹绘仰莲瓣花纹。

整间梅瓶纹饰饱满,色彩艳丽,细腻中带着大瓶特有的端庄,青色艳丽之余又掺着浓郁古朴之风。

在电视上看与亲临现场看感觉可谓天壤之别,只有近距离看到才会相信,这些细致入微的艺术品竟然是千年以前所流传至今的。

而这样的作品在景德镇的历史上,还有很多!

震撼之余,江北笑问向佟颜硕:“你说是景德镇成就了青花瓷,还是青花瓷成就了景德镇?”

对于一个文字工作者,江北对华夏历史多少还算了解,自然知道一些关于景德镇的历史。

作为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佟颜硕自然是向着自己的家乡:“我觉得是景德镇成就了青花瓷,没有景德镇哪来的青花瓷?不过我觉得,最应该尊敬的还是那些景德镇烧瓷人。”

江北也比较认可佟颜硕的说法。

的确,在元代之前,景德镇和其他籍籍无名的小镇并不无不同。

自元代之后,景德镇兴起,靠着“岭上土”和“瓷石”,景德镇在烧瓷领域一骑绝尘。

而这一切其实最关键的点在于人!

在于元朝时期景德镇那些不远万里把钴蓝从波斯运回来的人,明清时期将技艺传承并继续提升的人,以及还在坚持匠心传承技艺的景德镇现代匠人。

江北挥了挥手里的相机:“来吧,作为一个景德镇的骄傲市民,让我来给你和青花瓷拍个合影。”

佟颜硕走到一个近半米高的青花大瓶旁边,拍了个。

镜头内,左侧是景德镇出产跨越千年的青花大瓶,右侧是刚刚22岁的景德镇少年。

他们的互通之处,便都是出产于江北此时做站这片热土。

咔嚓。

江北按下了快门,效果还算不错,他抬起头笑道:“走吧,咱们去下一站”

不等二人离开,就被一个步履阑珊的老者拦住了去路。老人穿着老式的蓝色中山装,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头发灰白参半。

江北很有礼貌的问道:“大爷,您有什么事儿么?”

大爷的指了指青花大瓶,又指了指自己,缓缓说道:“小伙子,你刚才的问题我听见了,作为一个烧瓷几十年的人,我也觉得是景德镇的烧瓷人成就了青花瓷。”

一旁的佟颜硕悄悄拉了拉江北,低声说道:“江哥,这是景德镇国家级烧瓷人里的周老师傅,很出名!”

景德镇有9名国家级制瓷人,其中做坯和利坯的有3个人,做装饰的有6个。

而佟颜硕嘴里的周老师傅便是做装饰的6人之一,全名周利民。

江北没想到能碰到这样堪比国宝的老师傅,连忙上前和周老师傅握了握手,激动说道:“周老先生您好,没想到能在这儿碰到您。”

好在佟颜硕提醒的及时,不然就错过一位大师。

周利民已经70多岁,今天也是闲来无事跑来闲溜达,看着眼前这两个小伙子都还不错,向来以脾气古怪著称的周利民笑道:“小伙子,你们是从外地来旅游的?”

江北点了点头,又把佟颜硕拉了过来:“我是来旅游的,他是您这边的本地人,今天过来是给我当导游的。”

佟颜硕有些紧张的说道:“您好……”

“小伙子不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车游记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二章 陶瓷大师,网址:https://www.k2q.net/168/168868/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