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研发小组(1/2)

作品:《数攻

关于商鞅,《史记》里有段有趣的记载,那段文字令夏晓数深受启发。

赴秦之前,商鞅一度在魏国寻求发展,曾在魏国权臣公叔痤门下担任中庶子一职。

公叔痤知道商鞅是个盖世大才,公叔痤病重,公叔痤特意向魏惠主举荐商鞅。

公叔痤提醒魏惠王“鞅是旷世大才,希望您一定要重用他,魏国上下大小国事都可以交付此人。”

不承想,魏惠王始终不置可否。

于是,公叔痤建议魏惠王:“您若无心任用鞅,必须立即除掉此人,否则,此人将来必成魏国心腹大患。”

魏惠王笑了笑,没再多言。

事后,公叔痤将自己同魏王的谈话告之了商鞅,劝他赶紧逃离魏国。

商鞅不以为然,继续留任魏国。

公叔痤病故之后,魏惠王没动商鞅分毫。

时机把握、识人审势、兼顾利益……夏晓数从这则典故里解读到许多有价值的处事心得。

“施米惠”、“笛措”、“鼎承邺”之间存在很明显的竞争关系,随着“妙微”公司不断地向外输出新思路、新技术,各公司之间已显现出短兵相接的苗头。

夏晓数正好夹在各大公司之间,本着坦诚合作的诚心,随时把握适当的时机,识人辨势,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夏晓数觉着自己有可能将各方利益都协调得各有所得。

然而,童禺瑶的一番说辞犹如往夏晓数头上泼了盆冰冷的雪水。

“童总还是步步为营、寸利必争的传统经商理念,唉!走一步看一步吧,老话儿说得好,财货熏心,成天在天文数字级的财富堆里打转转,童总心再善,特殊阶层特有的习惯性思维也不是一天两天所能扭转的,慢慢来吧!”想到这里,夏晓数聊天的兴致明显减弱了几分。

“呵呵……最近那边下大雪,相关实验尚停留在设计图纸阶段呢!最终到底能否成功,我心里也没底呢!那……咱们还是等实验结束之后再行商议吧。”夏晓数将话头拉了回来。

“我们公司在七榕县设有代办处,那边距离大树村到底近得多,贵公司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知会一声,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谢过童总!”

“夏先生客气!”

“那您先忙着,我上‘新逸想’那边转一圈。”

“我送送你!”说着话,童禺瑶将夏晓数礼送出门。

夏晓数前脚刚走,童禺瑶拿起桌上座机给办公室王主任打了个电话,让他联系一下七榕县那边的代办处,详细了解一下大树村周边的道路状况。

切削成型设备一事,“施米惠”已失了先机,通讯信号转换器项目可不能再失之交臂了。

童禺瑶开始密切关注夏晓数近期的行踪。

……

自打搬到钱一家租住的大院以来,杨校长同钱一家相处得甚是相得,品品茶、下下围棋、散步闲聊……没过多久,二人几乎无话不谈了。

旁敲侧击间,钱一家从杨校长那里打听到不少关于“极速微距”的相关信息。

心下盘算良久,钱一家觉着自己不能再这么消极地等下去,于是,钱一家联络了三位跟自己平时走得挺近的董事,希望他们支持自己继续探索“极速微距”系列技术。

经多次协商,那三位董事决定全力支持钱一家在技术上寻求更高层次的突破。

西歧那边,三位董事从各公司抽调了11位技术人员,临时组成一个攻关小组,组长是一位比较老成的男性技术高手,长年供职于“始仲”公司研发中心,虽说年届五旬,业务方面一直没什么特别出色的建树。

不过,钱一家知道此人知识面甚是广博,为人行事极其稳重,只要指明研究方向,划定研究重点、难点,这人应该还是可以搞出些成绩的。

钱一家深知重启“极速微距”的研发风险,所以在挑选研发员的时候,要求那位董事尽量选拔性格沉稳、功利心比较淡薄、业务扎实、不喜欢出风头的类型。

钱一家安排王禺冬在光华路比较偏僻的地方租了一座二层小楼,前后院面积不大,停车还算方便。

一楼作为办公区,二楼整理成宿舍,另外雇人改建了两间厨房,专门雇了一位女厨师,一个女保姆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

随后,钱一家以充实丽石分公司为由,将这11人调到丽石分公司成立了一个新研发部。

时至今日,11人研发小组已经工作了一周左右了。

为慎重起见,钱一家始终没有向他们正式布置“极速微距”方面的研发任务,而是让他们解析“妙微”公司的所有软硬件产品的构造细节,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些“极速微跑”的蛛丝马迹。

偶尔遇到难题,钱一家则引荐自己的下属向杨校长请教。

杨校长心下感念钱总的善待,所提问题又不是什么敏感技术话题,杨校长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此一来,11人研发小组的整体研发能力无形中倒也提升不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数攻 最新章节第761章 研发小组,网址:https://www.k2q.net/164/164463/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