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两百三十三章 同名(1)(1/2)

作品:《南宋游记

“我靠!你们的意思是,他们在当地收到了粮食就处理掉,哪怕就是10文钱一斤也可以,毕竟将来他们可以将手里的粮食卖到50甚至60文钱一斤!而我们家有多少粮食,他们就能够吃进多少粮食!只要我们也无法从外地运输粮食回来了,那么这粮价在开战之后就注定要飙升了,这招的确够毒啊!”

老爹都忍不住爆粗口的说道:“所以破解敌人这一招的办法就是我们必须马上集结船队,让他们再次出海,然后做两手准备,一手就是疯狂的从粮食产地往回运输粮食,粮食运输到琉球岛哪怕就是杜岛都可以,奥对了咱们家不是又缴获了那么多海船吗!实在没有地方放的话,就放船上好了,哪怕将来变成沉米了又能如何?

人不吃牲口们还要吃吗!况且我们家会制冰,在船舱储备粮食的地方放置大量的冰,粮食就不会因为过热而发酵了不是!而另外一手准备呢!就是马上派人去粮食产地,然后跟当地我们刚刚接洽的那些人说,将他们手里多余的粮食都收购了,我们花钱让他们帮忙建设粮仓,但是这事要以当地的头人,比如阮三爷他们那样的出面,我们在背后操控,就跟我们家那些隐藏起来的庄子一样,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了,那些老不死的想到了这个办法,去粮食产地收购粮食不运输回来,反而烧毁的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当做跟他们竞争而在抢购粮食的时候跟他们抬价吗?

这个戏份只要是做足了!他们就没有不上当的了!哪怕他们不烧将粮食留在当地又能如何呢!反正他们的粮食很难从海上进入大宋了,而我们不管怎么样都是卖,那就以8文钱为基准,超过这个价我们一定要卖的!当然了从陆路运输进入大宋的粮食,我们就管不着了,亦或者说他们要是能走陆路将粮食运输到临安府,奥不哪怕就是能到绍兴府他们还卖8文钱的话我都给他们磕头了!”

杜雨柱说道:“厉害了我的哥啊!你都是怎么想出来的啊!”

杜雨晖都用懵逼的眼神开始看杜雨柱了然后问道:是的家里这么多东西,结合起来之后想到如此办法虽然也容易,不过杜雨晖都没有往那边去想不是!“嘿嘿嘿!就是很突然就想到了!怎么样成不?”

杜雨柱问道:“成啊!怎么不成啊!并且到了战时,为了防止对手恶意收购我们家的粮食,我们完全可以跟以往一样吗!每家每户一天可以给定量啊!一个大人五斤粮食够吃了吧!只要我们保证手里有用不完的粮食,将来不但可以供应军队,还可以保证老百姓有饭吃,最后还可以拖垮那些大地主,要么他们也卖,要是不卖的话,等宋金战局朝着有利于大宋方面倾斜之时,呵呵呵!那个时候粮食价格估计就会回落了不是!”

杜雨晖说道:因为杜雨晖还知道!大宋的商船主要以西、北航线为主。

西行航线母港主要是泉州、广州(因泉州比广州更靠近都城杭州,逐渐取代了前朝广州港的龙头地位,逐步跃升为“东方第一大港”),至中南半岛的交趾、占城、真腊,再到南洋群岛的麻逸、三屿、渤泥、婆诸、三佛齐,再往西南的马来半岛凌牙斯加,穿越马六甲海峡,进入孟加拉湾,入印度洋到印度半岛的南毗、故临、细兰,然后入阿拉伯海,进波斯湾,至大食、白达,再沿阿拉伯半岛海岸西入红海,或到达非洲东海岸的层拔、粥琶罗等地,或越过苏伊士地峡入地中海,抵达欧洲南部和非洲北部。

这条跨洋越洲、连接东西方的海上航线,即是现今统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北行航线相对较短,主要是航行至高丽、倭国,母港为明州(宁波)。

大宋海上贸易太过发达,而南边各地除了盛产粮食之外,其他东西对于大宋来说虽然也有吸引力,但是远远不如大宋发达的手工业生产出来的丝绸瓷器等受番邦人欢迎,当然了这么说吧!杜雨晖他们要想通过爵爷府目前的海商力量彻底的封锁整个海上丝绸之路航行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大宋的航线都到了欧洲跟非洲了!就在老爹跟杜雨柱也思考杜雨晖的话之时杜雨晖又说道:“我们家的舰队要想彻底的封锁返回大宋的所有海路不太现实!比如于记好了,他们要是派遣船队到更远的地方去收购粮食,然后在转圈回到大宋呢!只不过爵爷府的船队有望远镜跟速度加成两样法宝存在!而于记的船队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从海外直接进港!毕竟天亮了之后,被我们的舰船发现的话,哪怕我们不能劫持他们,也可以将其击沉不是!况且进入其他港口的话,要将粮食运输到临安府跟绍兴府就需要走陆路了,正如大哥说的那样,耗费就大了去了!那么如果走海路的话,其实根据他们船只的最快速度,我们完全可以进行推算的,同样我们也做两手准备,一手就是在敌人一个晚上可以进港的外围海域进行巡逻,这样的话敌人为了躲避我们的攻击,就必须退到更远的地方去!而我们瞭望哨上的望远镜,已经可以看到60海里开外了!所以这一手是在将其往外海更远的地方进行驱赶,而另外一手呢!让船队以商船的身份游弋在近海港口附近,反正他们要进港才可以,如果有所发现的话,也可以进行攻击不是!那个时候就以击沉为主了!况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宋游记 最新章节第两千两百三十三章 同名(1),网址:https://www.k2q.net/161/161383/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