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人生如戏(1/2)

作品:《重返激情年代

电视剧《芙蓉镇》去年年初就已经制作完成了。

放了一年,到90年年初时,终于在各省电视台播出了。

唯独没在央视播出。

其实,童建国有点过于小心了。

电视剧版《芙蓉镇》跟电影版《芙蓉镇》差异还是很大的。

电影版还带着“伤痕”的味道,也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同时有着40年代以前老知识分子的那种矫情的感觉。

电视剧更多的是年代剧的味道,有喜怒哀乐、有酸甜苦辣,动不动就撒点狗血,坏人受到的也是比电影更大的惩罚。

电视剧刚一播出就引来专家教授一片狂吠。

他们指责的焦点就是电视剧缺乏批判性,对严酷年代缺乏深刻认识。

好在原导演谢晋他们很支持电视剧。

他们都觉得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跟电影还是不同的,得考虑老少咸宜。

再加上观众的强烈支持,专家教授们才渐渐闭嘴了。

不管专家教授们怎么批评剧情,对于演员的表演他们却无话可说。

电影版《芙蓉镇》的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文和刘晓庆。

刘晓庆演得确实不错,但外形跟描述的豆腐西施那种外貌有一定差距。

姜文演得一般,外形跟描述也不符。

电视剧版男女主角分别是陈道明和乐韵。

陈道明自带知识分子气质,只需要把“围城”里方鸿渐的感觉拿出来那么一点点,这个角色就活了。

至于乐韵,最起码外貌比刘晓庆符合描述,哪怕落魄、哪怕蓬头垢面都是美人。

乐韵太年轻,按正常情况看,她无法更好诠释这个角色。

不过,这两三年乐韵经历过《红楼梦》选角失败、流落香港等人生经历,人也变得成熟了,对角色的理解也更加到位。

去年,陈道明就因为《末代皇帝》拿了个金鹰奖视帝。按照那些人和稀泥的尿性,今年肯定没他了。

不过,乐韵的视后就是十拿九稳的事了。

这会儿,《李香兰》电视剧也制作完成了,电影也开始进入补拍以及后期制作当中。

崔新却有些忧虑。

“鬼子跟着西方世界走,也开始抵制咱们了。电视剧恐怕不太好卖啊。”

“啊?文化产品也算吗?”

“那当然了。”

最近这段时间,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红塔罐头。

因为,这会儿红塔罐头至少有一半的产品都出口欧美。

而且,为了迎合欧美严苛的检验标准,红塔罐头厂各种生产流程、管理设施越来越严格,成本水涨船高。

如果不出口的话,在国内就没什么竞争力了。

童建国倒挺淡定:“等等,再等等!”

因为今年下半年就要召开亚运会了,这是一次提升国际形象的大好时机,到时候情况就会有所转机。

从1988年开始,童建国就帮本山老弟联络上春晚的事。

本山老弟很努力,接连三年往上递节目。

到1990年春节时,终于有一个小品《相亲》被选上了。

本山老弟眼下在东三省已经很出名了,这个小品根本都拿不出手,可到了央视一播放,还是在全国引起巨大轰动。

央视春晚自1983年开播。

王景愚的哑剧,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都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但说老实话,他们的那些东西都比较舞台化,缺少生活气息。

尤其陈大师的那些小品,绝大多数都不是原创。

吃面条那个是根据电影学院的作业再加工,其它几个小品像“警察与小偷”、“万国运动会”等等都是根据等文艺作品改编的。

有的甚至涉嫌剽窃。

丫还嘚嘚瑟瑟地要什么版权,简直贻笑大方。

人本山老弟的小品才真正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创作。

这个年代,在这个圈子里,飘起来的人并不鲜见。

童建国的两个长寿剧《济公》、《聊斋》,年年都在拍摄着,眼下一个到了第四季,一个到了第三季了。

《济公》好一点,基本都是固定班底,讲述长线故事。

《聊斋》则是单元剧,每几集或者十几集一个故事,所以需要大量的演员。

而且,按照童建国的要求,电视剧《聊斋》的取材不限于《聊斋志异》。

像同时期的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唐传奇的《酉阳杂俎》,两晋时期的《搜神记》,还有明清的各种神魔等等。

春节过后,剧组在首都开拍几集“花仙子”的剧集。

正好童建国也在这边跟央视的人攀谈“三国”事宜,就过来探一探班。

这几集戏在大观园里拍摄,童建国正好过来参观一下。

在导演助理陪同下,童建国穿过回廊正往片场走,老远就听到一阵争吵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返激情年代 最新章节270、人生如戏,网址:https://www.k2q.net/142/142385/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