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有轨马车(1/2)

作品:《穿越大宋之大太监系统

自从将律宗高手全部剿灭之后,李子安似乎人生转运了,好事一件接着一件。

水力重锤的制作非常的顺利,只花费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十几名工匠在苏颂的指导下将水力磨坊彻底改成了一间打铁铺。

每次水流储蓄足够的能量便将五百斤的重锤高高举起,然后重重砸下,为了防止砸偏,苏颂还特意安装了一个轨道,让重锤的锤柄只能沿着固定的路线运行,这样一来,重锤的出锤角度就是固定的了,所以如果想要锻打铁锭就需要工匠不停的翻转铁锭的位置。

这个操作和平时打铁恰恰相反。铁匠们习惯的是不挺挥舞锤头从不同的角度锻打铁锭,所以铁锭反而是固定在铁砧上的。这种相反的操作铁匠们可是费了好长时间才慢慢习惯过来,但是他们也都发现,一旦适应了这种节奏,制作铁器的速度何止快了十倍啊。

五百斤和一百斤的重锤,差距可不仅仅就是五倍!随着重量增加,铁器成型的速度几乎是呈几何级上升的。现在匠人们都还没有完全适应这种方式,一旦适应了,速度将有一个更大的提升。

当然,如果李子安的炼铁、炼钢手段提升之后,随着铁锭、钢锭中杂质减少,敲击的数量也将极大减少!李子安几乎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整个大宋将迎来一次钢铁以及钢铁器具生产的高峰期!

因为李子安利用刚刚得到的科技点数,终于激活了炼钢这个选项了!

无数关于钢铁炼制方面的资料充斥了他的脑海,只等抽空将这些资料整理好发给蔡伦,只需要实验一段时间,就可以生产出足够的钢铁来。到时候什么武器、铁轨,甚至车厢、车辙都可以用铁制品代替,至于以后的民用则就需要慢慢的来推行了。

至于铁轨方面,几名工匠先是打造了四个铁轮毂之后便安心的打造铁轨了,后世的铁轨一般是1435毫米,李子安虽然不知道这个宽度到底有什么好,不过他也直接沿用了这个长度,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个时代对于长度的定义并没有那么的准确,如果是两路分别修建铁轨,完全可能造成两地铁轨宽度不同而无法合龙。

解决方法倒是有两个。第一当然就是推行新的度量衡,将米这种单位引进来;第二嘛,就只能是每一路边界处设立转运站,一旦反生铁轨无法接合的情况,就直接转运到另外一路的铁路上,只是这样容易造成地方垄断,从而阻止别的地方铁路修进来,就如同当年阎锡山在山西做的事情一样。

当然现在就算推行度量衡,但是没有适合的载体,照样无法做到严丝合缝。南北方温度对于度量载体,比如尺子的影响就很大,严重的甚至一米就有一厘米多的差异,若是再加上平时保管不够细心,更是会造成尺子这种东西变形、失效。如此一来反倒不如弄个转运站。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为时过早,铁轨还没有影子呢,用不着被这些还没碰到的困难吓到。古语都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若是以京城为中心点往外辐射,所有铁轨都从京城铺设,枕木也都从京城统一订制,那么这些问题就好办许多了。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一日早朝过后,一列浩浩荡荡的队伍便从皇城出发直达军器监。

赵佶这么多天一直窝在皇宫里早就待得腻了,好容易抓住一个机会公然出宫,他自然是兴奋无比,提前一天便催促宫女太监们给他准备了,第二天又起了个大早。虽然顶着两个黑眼圈,但是赵佶仍然是兴奋无比,在他的龙辇之上四处张望,不时的和一旁骑马跟随的李子安交流两句京城的变化。

几里路程转眼即到。

军器监全体早已经在门口迎接这位九五至尊的到来。

“恭迎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佶收敛起了脸色,庄重的点了点头,一旁的杨戬连忙操着他的公鸭嗓子大声喊道,“平身!”

对于这些繁文缛节,赵佶更关心的是有轨马车这种新奇的玩意。

没有说上两句话便催促着大家赶往军器监北侧的空场地上。

本来这处空场地是平日里临时堆放军用物资的,此时被李子安强制征用,直接架设了一条三百米的铁轨!而铁轨上则是放置着一辆全新打造的车厢,四个轮毂均为铁质,或许是这几日实验比较频繁,铁轨和轮毂均磨得锃亮,而车辆也和一开始李子安设计的有了一些细微的差别,那是这几日试运行之后,工匠们连夜修改的更加适应马车的方案。

曾布和张商英的脸色不是很好,光是看李子安那笃定的表情,他们便知道自己已经输了,这有轨马车想必已经建成,而且推广起来应该也不算困难,否则不可能大张旗鼓的将陛下请过来作证。

果然,李子安直接走到了大家面前,“诸位,请看,这便是有轨马车!三天时间铺设了接近百丈,这是军器监三十名工匠两天三夜连夜赶工的结果!这还是工匠们并不熟悉,若是按照最后熟练的速度,两天便可以铺设一里左右,若是三千名熟练工匠,两天可以铺设百里!不过这也是理想状态,若是遇上地形复杂,开路搭桥,怕是要延误一些工期,我建议依托现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大宋之大太监系统 最新章节第九十七章 有轨马车,网址:https://www.k2q.net/0/157/98.html